【青島日報】青島雙星:堅實的海外探路
發布時間:
2017-07-20
創輪胎世界名牌,是雙星集團2014年開啟“二次創業”時確立的目標。我國“一帶一路”倡議的深入實施,恰巧為雙星實現該目標提供了重大機遇。“我們將緊緊抓住這一機遇,以‘三化’國際化戰略為主線,積極走出去參與國際化經營,全力提升雙星自有品牌輪胎在海外市場上的品牌影響力。”雙星集團董事長柴永森表示。

營銷當地化、制造洲際化、研發全球化,是雙星時下全力推進的國際化戰略。營銷當地化,在營銷上實現當地化人才、當地化企劃、當地化網絡;制造洲際化,不是簡單的海外設廠,而是整合當地優勢資源,成為當地化的品牌;研發全球化,貼近用戶整合全球先進技術和人力資源,創新、創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品。通過“三化”國際化戰略,雙星將在全球各地尋找最優秀的人才和合作伙伴,實現當地化的企劃和當地化的營銷;按照先有市場、后有工廠的原則,建立各大區域制造基地;充分利用互聯網整合全球資源,開發滿足全球用戶需求的產品。
“這兩年,不少‘一帶一路’國家的政府部門和大型企業邀請雙星在當地合資建廠,對此,我們始終抱以審慎的態度。”柴永森說。“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無數經驗和教訓表明,企業在開拓海外市場時,必須要有足夠的能力整合當地的資本、人力、科技等生產要素,能夠在當地應對市場風險、資源風險、工會風險、法律風險、文化風險等各種風險,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。我們的應對之道,就是要全面實現營銷當地化、制造洲際化、研發全球化。”
按照“三化”戰略,近年來,雙星頻頻在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探路。
依托近年建設的智能制造、智能裝備、綠色循環三大智能產業園,雙星加速推進營銷當地化,先后與斯洛文尼亞企業建立雙星東歐合資公司,與英國企業建立雙星西歐合資公司,在國際市場的地位不斷提升。
今年上半年,雙星陸續在巴基斯坦、新加坡、阿聯酋等國家舉辦經銷商大會及產品推介會;在2017年德國漢諾威國際輪胎技術展覽會上,“雙星工業4.0智能化工廠方案”首次在國際上推出;在東南亞地區最具專業性的亞洲輪胎展上,雙星成為“亞洲輪胎展銀牌冠名商”。
海外統一“著裝”的雙星輪胎形象店建設,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。在中東、非洲等地區的重點市場,雙星輪胎的門店遍地開花。近期,由雙星與美國當地企業攜手打造的“雙星輪胎美國移動終端服務車”也正式亮相。

在推進“三化”戰略條件成熟的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,雙星頻頻與當地簽訂合作協議,啟動合作項目,目前,已與多個國家的企業就合資建廠等事項達成合作框架協議或備忘錄。其中,雙星與巴基斯坦企業就成立南亞合資貿易公司事項達成一致,同時,正式啟動合資工廠建設項目,對籌備流程及開工時間都制定出具體方案,當地企業進而提出成立橡膠輪胎工業園的計劃。
青島作為“一帶一路”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主要節點城市和海上合作戰略支點,當前正全面融入“一帶一路”建設,雙星抓住這一契機,利用互聯網整合全球資源,與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重點用戶共同企劃、設計產品,品牌影響力迅速提升。去年12月,雙星緊盯國際用戶需求,推出防刮、防撞、防刺扎“三防”安全輪胎;針對印度當地市場產品同質化嚴重的問題,雙星與印度企業共同開發差異化產品;在約旦、黎巴嫩、阿聯酋等國家,雙星通過與當地企業、經銷網店開展互動活動和市場調查,為自己的海外新品開發贏得了海量數據支持。
“中國輪胎企業要成為有影響力的國際化公司,必須解決技術創新薄弱、管理效率不高、品牌口碑一般、先進營銷手段不多等長期存在的問題。對此,我們將以‘一帶一路’建設為契機,以目前正在建立完善的‘工業4.0生態圈’‘服務4.0生態圈’為支撐,通過‘三化’國際化戰略的實施,使雙星成為以用戶體驗為核心、實現大規模定制、提供全方位服務的企業,使我們的自有品牌輪胎產品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為世界知名品牌。”柴永森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