雙星新聞
2016-11-15
由青島市體育局、青島市總工會、青島市企業聯合會、青島市企業家協會聯合主辦的青島市第一屆企業運動會于10月15-16日舉行。來自全市116家企業的2065名運動員參加了本屆運動會。經過2天的激烈角逐,雙星集團代表隊榮獲“體育道德風尚獎”,拔河比賽第二名,60米齊心協力比賽第二名,跳大繩比賽第六名,男子乙組800米第六名,充分展現了雙星員工良好的精神風貌,為雙星爭得了榮譽。
在此次運動會運動員入場儀式上,雙星代表方隊精神抖擻,身著紅黃相間的亮麗服裝,邁著整齊的步伐,喊著響亮的口號,充分展現出了雙星員工團結一致、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,特別是載著“世界第一輪胎智能制造模型”的花車及滾動雙星彩色輪胎的勁舞表演,成為入場式上一道亮麗景致,生動地展現出了雙星智能制造、與互聯網+融合發展的時代主題和靚麗特色。

11-15
2016
2016-11-15
近日,國家工信部公示了2016年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名單,雙星憑借在技術創新方面的突出表現,被認定為“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”。
此次榮譽的獲得,是國家工信部對雙星在智能制造、質量管理、技術創新等方面的權威認可,也是對雙星發力供給側改革,創建行業示范模板工程等方面的實力見證。
此次榮譽的獲得,是國家工信部對雙星在智能制造、質量管理、技術創新等方面的權威認可,也是對雙星發力供給側改革,創建行業示范模板工程等方面的實力見證。
11-15
2016
2016-11-05
10月21日上午,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舉行,中共中央總書記、國家主席、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。雙星集團黨委高度重視,設一個主會場和四個分會場,認真組織黨員干部群眾集中收看了大會電視直播,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。
收看結束后,雙星廣大干部員工紛紛表示,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,繼承和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,保持堅定的理想信念,強化作風建設,堅持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,在雙星二次創業、創世界名牌的新長征中,奮力前行。
收看結束后,雙星廣大干部員工紛紛表示,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,繼承和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,保持堅定的理想信念,強化作風建設,堅持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,在雙星二次創業、創世界名牌的新長征中,奮力前行。
11-05
2016
2016-10-25

10月25日,青島日報頭版發表《別樣的雙星》,對雙星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,通過二次創業進行自我顛覆,在行業步入調整期的背景下逆勢而上,“創出業內奇跡”的情況進行了詳細的報道。
迎風斗雪,挺立著一個別樣的雙星。
受全球經濟持續下滑之累,產量連續十年位居世界第一的中國輪胎行業,因產能嚴重過剩而步入調整期,去年以來甚至開始負增長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我市的雙星集團卻令人驚訝地逆勢而上,2013年實現利潤同比增長30%,2014年增長110%,今年上半年利潤增長100%以上,這一表現無異于石上開花,創出業內奇跡。
雙星的一枝獨秀,來自于三年多來的自我顛覆。
在輪胎行業,雙星建成商用車胎工業4.0智能工廠,創建出服務4.0生態圈,打造物聯網平臺化企業,從原先的以產能為中心、以產品為中心,全面轉向以需求為中心、以用戶為中心,緊緊圍繞用戶需求創造有效供給——正是這種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大膽探索,換來一個脫胎換骨的雙星。
“在輪胎這一傳統行業,我們試著趟出一條全然不同的新路,并且取得了一些積極成效。企業最怕什么?是怕走錯路。你在錯誤的道路上跑得越遠,意味著離死亡越近。但即便如此,我們也要義無反顧地尋找新的道路,因為在每一輪大調整面前,主動變革不一定會成功,不變革卻一定會失敗!”雙星集團董事長柴永森說。
用智能制造搬掉“三座大山”
業內人士早就指出,國內輪胎行業長期存在“三座大山”:第一座是高庫存,大量輪胎成品積壓在倉庫,兩三個月甚至一年半載賣不出去,已然見怪不怪;第二座是呆壞賬,大量的庫存占用了大量資金,產品賣不出去被迫讓下游企業賒賬,造成惡性循環;第三座是令人汗顏的產品和服務質量,多年來,國內輪胎企業始終不能擺脫“質次、價低、無服務”的形象。雙星的自我革命,首先就是從搬掉“三座大山”開始。
自2013年開始,雙星以壯士斷腕的決心,主動淘汰落后產能。“實話實說,即使是落后的產能也可能是有市場的,但我們自己對落后產能進行定義,將之歸為三類,即沒有市場需求的、有市場需求但質量有問題的、有市場需求但能耗高的,對于這三類產品,我們全部予以淘汰。這三類產品的產能加起來,占到雙星全部輪胎產能的60%。”柴永森說。
如此大規模地淘汰現有產能,無疑是一項極其痛苦、風險極高的任務,雙星卻用了三年時間奇跡般地完成了。此舉使企業的高庫存、呆壞賬兩大問題得到了極大解決,經營狀況大為改觀。隨即,產品和服務這一最為核心的問題,被列為戰略主攻方向。
在雙星位于青島董家口經濟區的商用車胎工業4.0智能工廠,記者置身于一個迥異于所有傳統輪胎企業的生產環境。闊大的車間里,很少有工人在現場工作,也不像以前那樣因為輪胎制造而產生大量的噪音與煙塵。在顯得有些“冷清”的車間里,大量的工業機器人、自動化機械手再默默地忙碌著,各負其責、井然有序,高質量的輪胎主要就是依靠它們的工作魚貫而出。
雙星一位現場管理人員介紹,工業4.0工廠里目前共有11種、128臺智能機器人分布在各個生產線上,包括EMS自動化機器人36臺、RGV機器人11臺、立體庫成品胎機器人6臺、桁架機器人18臺、智能運輸車20臺。“新工廠集成了先進的信息通信技術、數字控制技術、智能裝備技術,并對原有的輪胎工藝流程進行創新,實現了智能煉膠、智能敷貼、智能成型、智能氮氣硫化,以及智能分揀、檢測、輸送、倉儲等30余項工藝流程的升級,使工人的勞動強度降低60%以上,產品不良率降低80%以上,勞動生產率是過去的3倍以上。”
雙星工業4.0工廠的投產,不僅用智能制造裝備大幅提高了產品質量、工作效率,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、生產成本,還使管理人員、技術人員和一線工人得到全面提升——他們全都摒棄傳統制造企業的舊有思維,代之以全新的物聯網思維,主動學習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信息化、自動化技術,青島雙星輪胎工業有限公司維修項目組班長孫建強就是其中的一位,新工廠從德國引進的全自動工業機器人、密煉機,使他在安裝與維護過程中迅速成長,專業技能和理論水平快速提升,成為創新能力突出的“設計師型工匠”。
“當然,工業4.0工廠帶來的最大變化,是使企業革命性地轉向以用戶的大規模定制為核心,從而使企業的重心,真正放在千方百計滿足用戶需求、創造有效供給上。”柴永森指出。
目前,作為全流程工業4.0智能工廠,雙星新工廠正在實現三個重要目標。一是實現用戶大規模定制,讓用戶可以選擇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;二是實現企業互聯化,使企業與外部用戶、客戶、供應商、創客互聯,以及內部的人人互聯、人機互聯、機機互聯、機物互聯;三是實現制造智能化,即智能定制、智能排產、智能送料、智能檢測、智能倉儲、智能評測。
創造一個物聯網平臺化企業
凱文·凱利說:“我們要保有開放的心態,敢于把想象力變現成真。”當前,雙星正在變現的想象力,就是創造出一個向產業鏈上下游、尤其是向用戶全面開放的平臺化企業。
在國內輪胎行業,工廠里往往只有部分工序允許外部人士參觀,雙星的工業4.0工廠,卻是一個完全對外開放的智能化工廠。“我們為什么要建開放的工廠?因為只有開放了,才能實現資源共享;只有開放了,才能離用戶更近!”柴永森言簡意賅。
而實際上,開放的工業4.0工廠只是別樣雙星的冰山一角,這家企業的真正指向,是建立開放的汽車后市場服務4.0生態圈和輪胎及輪胎智能制造工業4.0生態圈,最終打造一個開放的產業物聯網生態圈,形成巨大的平臺效應,從而聚合產業鏈上下游、終端用戶的一切有效資源,了解用戶需求,創造有效供給。
在雙星,輪胎及輪胎智能制造工業4.0生態圈是開放的基礎。借助這一生態圈,雙星制造將達到綠色、高質量、高附加值、高效率的目標,最終實現更為精準、更高質量、更高層次滿足用戶需求的目標。
有了工業4.0生態圈這一硬件基礎,一個打破業界現有生態、開放的汽車后市場服務4.0生態圈應運而生。
去年年初,雙星在山東先期啟動“星猴戰略”,與有競爭力的合作伙伴共同建立開放的業務平臺,全面提高用戶滿意度。其推出的“移動星猴服務車”,隨車配備拆胎機、動平衡機、擴胎機、補胎機、洗車機、移動POS機、車輛定位等設備,實現網上統一接單、網下快速送達、快速移動支付,為用戶提供靈活快捷、差異化的服務。同時可以根據用戶需求,進行自行設計、自行裝備。目前,“星猴戰略”正向全國推廣。
而“星猴戰略”,正是雙星開放的服務4.0生態圈的一部分。
雙星集團副總經理劉宗良告訴記者,服務4.0生態圈通過雙星輪胎切入,以“O+O/E+E”為主要特征。其中,“O+O”即線上、線下無縫對接;“E+E”即路上、路下無處不在。“整個系統從用戶交互開始,用戶體驗、交易、選擇服務方式、實際上門服務、服務評測,實現全流程閉環。”
國內輪胎行業沿用了數十年的傳統代理模式,阻隔了企業和用戶的交流,很難及時發現用戶需求,其結果是產品同質化越來越嚴重、質量越來越差。服務4.0生態圈的創建,一舉顛覆了傳統的代理模式,實現與用戶零距離,并由“賣產品”延伸到“賣服務”。不僅如此,服務4.0生態圈并非由雙星一家企業獨享,而是將由服務雙星輪胎到服務其他品牌輪胎,再到服務其他汽車后市場產品,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創造用戶所需要的各項增值服務。
“雙星打造物聯網生態圈的最終目標,是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需要,建立起開放、共享的網絡平臺、技術平臺、制造平臺、金融平臺,成為一家以用戶體驗為核心、實現大規模定制、可以提供全方位創新服務的物聯網平臺化企業。”柴永森說。
受全球經濟持續下滑之累,產量連續十年位居世界第一的中國輪胎行業,因產能嚴重過剩而步入調整期,去年以來甚至開始負增長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我市的雙星集團卻令人驚訝地逆勢而上,2013年實現利潤同比增長30%,2014年增長110%,今年上半年利潤增長100%以上,這一表現無異于石上開花,創出業內奇跡。
雙星的一枝獨秀,來自于三年多來的自我顛覆。
在輪胎行業,雙星建成商用車胎工業4.0智能工廠,創建出服務4.0生態圈,打造物聯網平臺化企業,從原先的以產能為中心、以產品為中心,全面轉向以需求為中心、以用戶為中心,緊緊圍繞用戶需求創造有效供給——正是這種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大膽探索,換來一個脫胎換骨的雙星。
“在輪胎這一傳統行業,我們試著趟出一條全然不同的新路,并且取得了一些積極成效。企業最怕什么?是怕走錯路。你在錯誤的道路上跑得越遠,意味著離死亡越近。但即便如此,我們也要義無反顧地尋找新的道路,因為在每一輪大調整面前,主動變革不一定會成功,不變革卻一定會失敗!”雙星集團董事長柴永森說。
用智能制造搬掉“三座大山”
業內人士早就指出,國內輪胎行業長期存在“三座大山”:第一座是高庫存,大量輪胎成品積壓在倉庫,兩三個月甚至一年半載賣不出去,已然見怪不怪;第二座是呆壞賬,大量的庫存占用了大量資金,產品賣不出去被迫讓下游企業賒賬,造成惡性循環;第三座是令人汗顏的產品和服務質量,多年來,國內輪胎企業始終不能擺脫“質次、價低、無服務”的形象。雙星的自我革命,首先就是從搬掉“三座大山”開始。
自2013年開始,雙星以壯士斷腕的決心,主動淘汰落后產能。“實話實說,即使是落后的產能也可能是有市場的,但我們自己對落后產能進行定義,將之歸為三類,即沒有市場需求的、有市場需求但質量有問題的、有市場需求但能耗高的,對于這三類產品,我們全部予以淘汰。這三類產品的產能加起來,占到雙星全部輪胎產能的60%。”柴永森說。
如此大規模地淘汰現有產能,無疑是一項極其痛苦、風險極高的任務,雙星卻用了三年時間奇跡般地完成了。此舉使企業的高庫存、呆壞賬兩大問題得到了極大解決,經營狀況大為改觀。隨即,產品和服務這一最為核心的問題,被列為戰略主攻方向。
在雙星位于青島董家口經濟區的商用車胎工業4.0智能工廠,記者置身于一個迥異于所有傳統輪胎企業的生產環境。闊大的車間里,很少有工人在現場工作,也不像以前那樣因為輪胎制造而產生大量的噪音與煙塵。在顯得有些“冷清”的車間里,大量的工業機器人、自動化機械手再默默地忙碌著,各負其責、井然有序,高質量的輪胎主要就是依靠它們的工作魚貫而出。
雙星一位現場管理人員介紹,工業4.0工廠里目前共有11種、128臺智能機器人分布在各個生產線上,包括EMS自動化機器人36臺、RGV機器人11臺、立體庫成品胎機器人6臺、桁架機器人18臺、智能運輸車20臺。“新工廠集成了先進的信息通信技術、數字控制技術、智能裝備技術,并對原有的輪胎工藝流程進行創新,實現了智能煉膠、智能敷貼、智能成型、智能氮氣硫化,以及智能分揀、檢測、輸送、倉儲等30余項工藝流程的升級,使工人的勞動強度降低60%以上,產品不良率降低80%以上,勞動生產率是過去的3倍以上。”
雙星工業4.0工廠的投產,不僅用智能制造裝備大幅提高了產品質量、工作效率,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、生產成本,還使管理人員、技術人員和一線工人得到全面提升——他們全都摒棄傳統制造企業的舊有思維,代之以全新的物聯網思維,主動學習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信息化、自動化技術,青島雙星輪胎工業有限公司維修項目組班長孫建強就是其中的一位,新工廠從德國引進的全自動工業機器人、密煉機,使他在安裝與維護過程中迅速成長,專業技能和理論水平快速提升,成為創新能力突出的“設計師型工匠”。
“當然,工業4.0工廠帶來的最大變化,是使企業革命性地轉向以用戶的大規模定制為核心,從而使企業的重心,真正放在千方百計滿足用戶需求、創造有效供給上。”柴永森指出。
目前,作為全流程工業4.0智能工廠,雙星新工廠正在實現三個重要目標。一是實現用戶大規模定制,讓用戶可以選擇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;二是實現企業互聯化,使企業與外部用戶、客戶、供應商、創客互聯,以及內部的人人互聯、人機互聯、機機互聯、機物互聯;三是實現制造智能化,即智能定制、智能排產、智能送料、智能檢測、智能倉儲、智能評測。
創造一個物聯網平臺化企業
凱文·凱利說:“我們要保有開放的心態,敢于把想象力變現成真。”當前,雙星正在變現的想象力,就是創造出一個向產業鏈上下游、尤其是向用戶全面開放的平臺化企業。
在國內輪胎行業,工廠里往往只有部分工序允許外部人士參觀,雙星的工業4.0工廠,卻是一個完全對外開放的智能化工廠。“我們為什么要建開放的工廠?因為只有開放了,才能實現資源共享;只有開放了,才能離用戶更近!”柴永森言簡意賅。
而實際上,開放的工業4.0工廠只是別樣雙星的冰山一角,這家企業的真正指向,是建立開放的汽車后市場服務4.0生態圈和輪胎及輪胎智能制造工業4.0生態圈,最終打造一個開放的產業物聯網生態圈,形成巨大的平臺效應,從而聚合產業鏈上下游、終端用戶的一切有效資源,了解用戶需求,創造有效供給。
在雙星,輪胎及輪胎智能制造工業4.0生態圈是開放的基礎。借助這一生態圈,雙星制造將達到綠色、高質量、高附加值、高效率的目標,最終實現更為精準、更高質量、更高層次滿足用戶需求的目標。
有了工業4.0生態圈這一硬件基礎,一個打破業界現有生態、開放的汽車后市場服務4.0生態圈應運而生。
去年年初,雙星在山東先期啟動“星猴戰略”,與有競爭力的合作伙伴共同建立開放的業務平臺,全面提高用戶滿意度。其推出的“移動星猴服務車”,隨車配備拆胎機、動平衡機、擴胎機、補胎機、洗車機、移動POS機、車輛定位等設備,實現網上統一接單、網下快速送達、快速移動支付,為用戶提供靈活快捷、差異化的服務。同時可以根據用戶需求,進行自行設計、自行裝備。目前,“星猴戰略”正向全國推廣。
而“星猴戰略”,正是雙星開放的服務4.0生態圈的一部分。
雙星集團副總經理劉宗良告訴記者,服務4.0生態圈通過雙星輪胎切入,以“O+O/E+E”為主要特征。其中,“O+O”即線上、線下無縫對接;“E+E”即路上、路下無處不在。“整個系統從用戶交互開始,用戶體驗、交易、選擇服務方式、實際上門服務、服務評測,實現全流程閉環。”
國內輪胎行業沿用了數十年的傳統代理模式,阻隔了企業和用戶的交流,很難及時發現用戶需求,其結果是產品同質化越來越嚴重、質量越來越差。服務4.0生態圈的創建,一舉顛覆了傳統的代理模式,實現與用戶零距離,并由“賣產品”延伸到“賣服務”。不僅如此,服務4.0生態圈并非由雙星一家企業獨享,而是將由服務雙星輪胎到服務其他品牌輪胎,再到服務其他汽車后市場產品,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創造用戶所需要的各項增值服務。
“雙星打造物聯網生態圈的最終目標,是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需要,建立起開放、共享的網絡平臺、技術平臺、制造平臺、金融平臺,成為一家以用戶體驗為核心、實現大規模定制、可以提供全方位創新服務的物聯網平臺化企業。”柴永森說。
青島日報/青島觀/青報網記者 林 剛
10-25
2016
2016-10-24

本次會議重點審查了《輪胎使用與保養規程》、《輪胎規格替換指南》等5項國家標準,安排確認了《汽車輪胎滾動阻力限值》等4項國家標準制修訂起草單位編寫工作,并對推薦性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集中復審情況進行通報。由雙星輪胎負責起草的兩項國家標準:GB/T 9768 《輪胎使用與保養規程》和GB/T 26278《輪胎規格替換指南》在會議上一致通過了審查,該標準達到國際水平。雙星輪胎作為第一起草單位,成為了此項標準的制定者,這是行業內的最高榮譽,也是對雙星最大的肯定。
此外,雙星輪胎還被提名為2017年起草的四項國家標準參與單位,負責參與修訂《汽車輪胎滾動阻力限值》、《輪胎中有毒有害物質限量要求》、《汽車輪胎濕路面抓著指數限值及分級》、《汽車輪胎滾動噪聲指數限值及分級》等四項國家標準。
10-24
2016
2016世界互聯網工業大會在青島開幕 雙星打造“工業4.0”智能化工廠引關注
2016-10-24

9月27日,以“第四次工業革命:互聯網工業的創新實踐”為主題的2016世界互聯網工業大會在青島開幕,來自近十個國家和地區、國內30多個省市約300位互聯網和制造業領域的專家學者、企業家出席會議。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、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主任、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院士路甬祥,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懷進鵬,省委常委、市委書記李群出席開幕式并致辭,副省長張務鋒出席開幕式。市委副書記、市長張新起主持開幕式。雙星集團董事長、黨委書記、總經理柴永森應邀參加了此次大會。
在開幕式開場主題宣傳片中,作為青島實施中國制造2025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樣板案例之一,雙星輪胎“移動星猴”服務得到了充分的展示,展現出青島互聯網工業在新工業革命背景下的新境界和新發展。
大會期間,圍繞智能制造行業解決方案,緊貼實踐性與專業性,舉辦了2016智能制造高峰論壇暨智能制造中德論壇,雙星集團副總經理劉宗良分享了雙星打造“工業4.0”智能化工廠,為行業樹立樣板的案例。劉宗良表示,近三年來,雙星對工業4.0和中國制造2025進行了全面的研究和探索,工業4.0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。2016年,雙星獲得“智能制造試點示范”、“智能制造試點示范”、“全國質量標桿”、“工業品牌培育示范企業”。
在實踐工業4.0、建設物聯網生態圈的過程中,雙星在學習和借鑒西門子、HF、ABB等國際智能制造先行者的基礎上,提出打造雙星輪胎工業4.0樣板工廠的戰略構想、頂層設計和方案,并在智能系統、智能裝備和機器人應用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修改和完善。在雙星的工業4.0工廠里,建立了無人工裝設備位置智能匹配MET系統,實現全流程、無人工裝、位置智能匹配,真正實現全流程質量跟蹤和追溯。
據悉,本屆大會深入探討了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創新實踐路徑,展示了智能制造裝備與關鍵技術的最新成果,分享了重點行業智能制造解決方案,進一步深化了國際產業合作,共同促進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,迎接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的到來。
會議期間,組委會還組織安排與會嘉賓參觀了雙星綠色輪胎智能化(工業4.0)示范基地,眾多中外企業家紛紛對雙星智能化工廠給予了高度評價。
在開幕式開場主題宣傳片中,作為青島實施中國制造2025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樣板案例之一,雙星輪胎“移動星猴”服務得到了充分的展示,展現出青島互聯網工業在新工業革命背景下的新境界和新發展。
大會期間,圍繞智能制造行業解決方案,緊貼實踐性與專業性,舉辦了2016智能制造高峰論壇暨智能制造中德論壇,雙星集團副總經理劉宗良分享了雙星打造“工業4.0”智能化工廠,為行業樹立樣板的案例。劉宗良表示,近三年來,雙星對工業4.0和中國制造2025進行了全面的研究和探索,工業4.0實踐取得了顯著成效。2016年,雙星獲得“智能制造試點示范”、“智能制造試點示范”、“全國質量標桿”、“工業品牌培育示范企業”。
在實踐工業4.0、建設物聯網生態圈的過程中,雙星在學習和借鑒西門子、HF、ABB等國際智能制造先行者的基礎上,提出打造雙星輪胎工業4.0樣板工廠的戰略構想、頂層設計和方案,并在智能系統、智能裝備和機器人應用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修改和完善。在雙星的工業4.0工廠里,建立了無人工裝設備位置智能匹配MET系統,實現全流程、無人工裝、位置智能匹配,真正實現全流程質量跟蹤和追溯。
據悉,本屆大會深入探討了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創新實踐路徑,展示了智能制造裝備與關鍵技術的最新成果,分享了重點行業智能制造解決方案,進一步深化了國際產業合作,共同促進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,迎接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的到來。
會議期間,組委會還組織安排與會嘉賓參觀了雙星綠色輪胎智能化(工業4.0)示范基地,眾多中外企業家紛紛對雙星智能化工廠給予了高度評價。
10-24
2016
【新華社】“讓實體經濟的‘本錢’越來越厚實”——“青島制造”啟示錄
2016-10-20
編者按:實體經濟是國家的本錢,做大做強制造業是完成工業化、筑牢實體經濟的必由之路,也是實現“中國夢”的戰略選擇。
新的歷史時期,面對發達國家實施“再工業化”戰略、新興經濟體借助比較優勢編織“制造大國夢想”的態勢,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實施“制造強國”戰略,強調要發展制造業尤其是先進制造業。
新華社記者走進青島,以“青島制造”為樣本,探尋中國制造之路。
這是一張穩健的經濟成績單——生產總值增長7.4%,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.4%,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.5%,經濟運行保持穩中有進態勢。
這是一張靚麗的工業發展表——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9.3%,明顯好于全國、山東省利潤水平。
這是一份搶眼的名牌家族譜——海爾、海信、青啤、雙星、澳柯瑪……他們托起了名城制造的底氣。
在世界制造業普遍面臨困境的背景下,2016年上半年的一系列數據和長期積淀的成果,將“青島制造”凸顯在人們面前。
青島,是我國最早接觸工業文明的城市之一。“青島制造”是“中國制造”砥礪前行的縮影。
20世紀末至今,從織造、智造到創造,“青島制造”何以相對穩健?利潤增速何以相對較快?在中國制造業由大到強的路上,“青島制造”給人們以怎樣的啟示?帶著一系列問題,新華社記者歷時半月走進這座制造之城、品牌之都,深入企業、園區,一探其中奧秘。
“我們的‘本錢’越來越厚實”——“青島制造”啟示人們:實體經濟是國家本錢,制造業更是“本錢的本錢”,從“青島制造”的底氣,人們看到了“中國制造”的雄心
……
“青島制造”何以長盛不衰?在經濟下行巨大壓力下,何以為青島撐起一片天空?
調研中,從企業、專家到政府工作人員,大家幾乎異口同聲地將“專注”歸納為“青島制造”的“特殊氣質”。
“青島制造的氣質,一方面來自于多年來的執著追求,另一方面來自于點滴積累,匯聚成海,有時候甚至明知道不賺錢還堅持,才成就今天這么多老企業、老制造。”王欽說。
放眼環宇,以互聯網、智能制造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席卷世界。誰能趕上,就會贏得發展先機,實現彎道超越甚至領跑。
新的歷史時期,面對發達國家實施“再工業化”戰略、新興經濟體借助比較優勢編織“制造大國夢想”的態勢,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實施“制造強國”戰略,強調要發展制造業尤其是先進制造業。
新華社記者走進青島,以“青島制造”為樣本,探尋中國制造之路。
這是一張穩健的經濟成績單——生產總值增長7.4%,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.4%,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.5%,經濟運行保持穩中有進態勢。
這是一張靚麗的工業發展表——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9.3%,明顯好于全國、山東省利潤水平。
這是一份搶眼的名牌家族譜——海爾、海信、青啤、雙星、澳柯瑪……他們托起了名城制造的底氣。
在世界制造業普遍面臨困境的背景下,2016年上半年的一系列數據和長期積淀的成果,將“青島制造”凸顯在人們面前。
青島,是我國最早接觸工業文明的城市之一。“青島制造”是“中國制造”砥礪前行的縮影。
20世紀末至今,從織造、智造到創造,“青島制造”何以相對穩健?利潤增速何以相對較快?在中國制造業由大到強的路上,“青島制造”給人們以怎樣的啟示?帶著一系列問題,新華社記者歷時半月走進這座制造之城、品牌之都,深入企業、園區,一探其中奧秘。
“我們的‘本錢’越來越厚實”——“青島制造”啟示人們:實體經濟是國家本錢,制造業更是“本錢的本錢”,從“青島制造”的底氣,人們看到了“中國制造”的雄心
……
“青島制造”何以長盛不衰?在經濟下行巨大壓力下,何以為青島撐起一片天空?
調研中,從企業、專家到政府工作人員,大家幾乎異口同聲地將“專注”歸納為“青島制造”的“特殊氣質”。
“青島制造的氣質,一方面來自于多年來的執著追求,另一方面來自于點滴積累,匯聚成海,有時候甚至明知道不賺錢還堅持,才成就今天這么多老企業、老制造。”王欽說。
放眼環宇,以互聯網、智能制造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席卷世界。誰能趕上,就會贏得發展先機,實現彎道超越甚至領跑。

這是雙星商用輪胎工業4.0工廠——在青島西海岸新區,走進不久前落成、整潔有序的雙星智能車間,一臺臺機器人、自動成型機正在運行。
從原料進廠到成型,輪胎生產在這里實現了加工自動化、生產柔性化、制造智能化,生產效率是過去的3倍,產品不良率降低80%以上……
而就在幾年前,雙星曾一度步履維艱,稍有不慎就可能破產。
伴隨企業向智能制造轉型,這樣一組數字讓人們看到了方向——2016年一季度,在輪胎行業繼續低迷情況下,雙星集團收入增長57%、利潤增長177%。
建立汽車后市場“服務4.0生態圈”,推出零延誤救援服務;海外建廠,遷移落后產能;發起輪胎行業產業基金……

“我們的夢想,是通過二次創業,創造中國輪胎行業的世界名牌!”雙星集團董事長柴永森說。
雙星的奇跡,在青島不是個案。互聯網時代,“青島制造”插上了新的翅膀,搏擊風浪。
……
歷史和未來,在這里交匯;希望的種子,正在青島萌芽:
——海洋科技、高速列車、智能制造……青島建立了面向未來的十大科技創新中心;
——新材料、節能環保、海洋生物醫藥、工業機器人……新興產業,正蓄勢發力。
以品牌為最靚顏色,以科技創新為第一動力——在面向數字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、高端化的“中國制造”趕考中,“青島制造”聯合艦隊,從黃海之濱揚帆起航……
10-20
2016
2016-10-09
9月24日,以“追求卓越品質,彰顯工匠精神”為主題的“第四屆全國顧客滿意度測評活動揭曉大會”隆重召開,雙星榮獲“全國顧客滿意十大品牌”稱號。
據悉,本次大會由中國商業聯合會、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、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聯合主辦,以國家商務部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貿易標準《商業服務業顧客滿意度測評規范》為依據,采用函調、網上投票、電話調查、綜合評價等方式,最終評選出十大顧客滿意的企業品牌,雙星憑借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從眾多入圍品牌中脫穎而出,贏得了業內關注及消費者贊賞。
據悉,本次大會由中國商業聯合會、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、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聯合主辦,以國家商務部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貿易標準《商業服務業顧客滿意度測評規范》為依據,采用函調、網上投票、電話調查、綜合評價等方式,最終評選出十大顧客滿意的企業品牌,雙星憑借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從眾多入圍品牌中脫穎而出,贏得了業內關注及消費者贊賞。
10-09
2016
2016-10-09

9月26日,世界品牌實驗室在香港發布2016《亞洲品牌500強》榜單,雙星輪胎位列綜合排名第342位。
世界品牌實驗室專家丁海森評價稱:“品牌價值代表用戶對企業產品和服務的認知。雙星通過建立物聯網生態圈,滿足用戶對輪胎及汽車后市場產品和服務差異化、定制化各類需求,為中國輪胎行業服務和智能制造轉型升級樹立了典范。”
近年來,雙星積極探索實施物聯網生態圈戰略,建立汽車后市場“服務4.0生態圈”+輪胎及智能裝備“工業4.0生態圈”,配套建設二次創業中心、云網大數據中心、全球研發中心、國際級檢測中心、國際級試車中心及國際級物流中心六大保障體系,快速實現從傳統輪胎制造企業到互聯網企業的轉型升級。
據了解,“亞洲品牌500強”是詮釋亞洲品牌價值、交流亞洲品牌理念、塑造亞洲品牌國際形象的最佳舞臺,評判指標包括品牌影響力、市場占有率、品牌忠誠度和亞洲領導力。
10-09
2016
2016-10-09

近日,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指導,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主辦2016年第二屆中國服務質量大會在北京舉行,雙星集團榮獲“中國服務之星”五星獎。
據了解,每年9月是國家規定的質量月,本次服務大會獲獎的優秀企業,由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根據一年來的明察暗訪、客戶投訴、滿意度調查綜合結果評定,從汽車、家電、保險、家裝等各行業的數百家服務類參會企業中,多維度評選出12家企業榮獲“中國服務之星”五星獎。
近年來,從2014年被中國質量萬里行授予“杰出貢獻獎”,到2015年榮獲“亞洲品牌500強”稱號,2015-2016連續兩年榮獲“服務質量創新獎”,雙星憑借領先行業的個性化、多元化、差異化服務舉措,實現了用戶體驗、交易、選擇服務方式、實際上門服務和服務評測的全流程閉環,極大滿足了用戶的個性化需求,為中國輪胎行業服務轉型升級樹立了典范,讓雙星成為用戶有口皆碑的輪胎品牌、服務品牌和智能裝備品牌。
10-09
2016